GB/T 33685-2023 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规程

GB/T 33685-2023 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规程

GB/T 33685-2023 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规程

ICS 75.180.10
CCS E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3685—2023
代替GB/T 33685—2017
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eismic exploration data processing
2023-05-23发布
2023-09-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3685—2023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缩略语 ……………………………………………………………………………………………………………2
5 基础资料收集与检查 …………………………………………………………………………………………2
5.1 基础资料收集 ……………………………………………………………………………………………2
5.2 基础资料检查内容及要求 ………………………………………………………………………………3
6 处理设计 …………………………………………………………………………………………………………3
6.1 准备工作 ………………………………………………………………………………………………3
6.2 处理试验 ……………………………………………………………………………………………3
6.3 处理设计报告 …………………………………………………………………………………………4
7 处理技术要求 …………………………………………………………………………………………………4
7.1数据解编、格式转换与极性处理…………………………………………………………………………4
7.2 观测系统定义 ……………………………………………………………………………………………5
7.3 多波地震数据方向校正及旋转 …………………………………………………………………………5
7.4 基准面静校正 ……………………………………………………………………………………………5
7.5 子波处理 …………………………………………………………………………………………………6
7.6 叠前噪声衰减 ……………………………………………………………………………………………6
7.7 振幅补偿 …………………………………………………………………………………………………7
7.8 吸收衰减补偿 ……………………………………………………………………………………………7
7.9 多次波衰减 ………………………………………………………………………………………………7
7.10 反褶积………………………………………………………………………………………………7
7.11 叠加速度分析……………………………………………………………………………………………8
7.12 剩余静校正……………………………………………………………………………………………8
7.13 OVT域地震数据划分 …………………………………………………………………………………8
7.14 数据插值与规则化………………………………………………………………………………………8
7.15 叠加………………………………………………………………………………………………………9
7.16 叠后时间偏移……………………………………………………………………………………………9
7.17 叠前时间偏移……………………………………………………………………………………………9
7.18 叠前深度偏移 ………………………………………………………………………………………10
7.19 偏移道集处理 ……………………………………………………………………………………………11
7.20 叠后数据处理 …………………………………………………………………………………………11
GB/T 33685—2023
8 处理成果……………………………………………………………………………………………………11
9 质量控制与成果评价………………………………………………………………………………………12
9.1 项目委托方的质量控制…………………………………………………………………………………12
9.2项目承担方的质量控制……………………………………………………………………………………12
9.3 成果评价…………………………………………………………………………………………………13
10 成果验收与归档 ………………………………………………………………………………………………13
10.1成果验收内容 …………………………………………………………………………………………13
10.2 归档处理成果 …………………………………………………………………………………………13
10.3归档数据格式 …………………………………………………………………………………………14
10.4 归档介质检查 …………………………………………………………………………………………14
GB/T 33685—2023
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震勘探数据的基础资料收集与检查、处理设计、处理技术要求、处理成果、质量控制与成果评价、成果验收与归档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地面(包括陆上、过渡带和海洋)地震勘探数据(包括纵波、横波、转换波)处理和成果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423.2 石油天然气工业术语 第2部分:工程技术GB/T 33583 陆上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程GB/T 33683 陆上石油物探测量与定位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8423.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三分量地震数据 three component seismic data包含X、Y、Z三个分量的地震数据。
注:沿测线水平方向接收的数据为X分量,垂直测线水平方向接收的数据为Y分量,铅垂地表方向接收的数据为Z分量。
3.2
转换波 converted wave
入射纵波在地层界面上发生反射、透射,因波型转换而产生的横波,或入射横波在地层界面上发生反射、透射,因波型转换而产生的纵波。
3.3
径向分量 radial component地震数据炮点、检波点连线方向的水平分量。
3.4
切向分量 transverse component地震数据垂直于炮点、检波点连线方向的水平分量。
3.5
虚反射 ghost在自由表面以下激发或接收,经自由表面反射形成的下行续至波。
3.6
Q偏移 Q migration含有吸收衰减补偿功能的偏移方法。
3.7
五维地震数据 five dimensional seismic data包含X坐标、Y坐标、炮检距、方位角、时间或深度五个维度信息的地震数据。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VO: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
CCP:共转换点(Common Conversion Point)
CIP:共成像点(Common Image Point)
CMP:共中心点(Common Middle Point)
CRP:共反射点(Common Reflection Point)
OBN:海底节点(Ocean Bottom Node)
OVT:共炮检距矢量片(Offset Vector Tile)
P1/11:SEG推荐的地震勘探辅助数据记录格式(U.K.O.O.A. P1/11 Post Plot Positioning DataFormat)
P1/90:SEG推荐的地震勘探辅助数据记录格式(U.K.O.O.A. P1/90 Post Plot Positioning DataFormat)
Q:品质因子(Quality Factor)
SEG: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家学会(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
SPS:SEG推荐的地震勘探辅助数据记录格式(Shell Processing Support Format for 3D Surveys)
VSP:垂直地震剖面(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
5 基础资料收集与检查
5.1 基础资料收集
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的基础资料包括地震数据、辅助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料。地震数据、辅助数据应符合GB/T 33583与GB/T 33683的要求。
a) 辅助数据主要包括:
1) 仪器班报;
2) 观测系统;
3) 导航班报;
4) 震源子波数据;
5) 测量成果数据;
6) 近地表调查成果数据;
7) 实测水速数据;
8) 野外静校正数据;
9) 潮汐数据。b) 其他相关资料主要包括:
1) 地震勘探部署设计;
2) 地震采集施工设计和施工总结报告;
3) 现场处理资料;
4) 以往地震数据处理成果和处理报告;
5) 以往地震数据解释成果、解释报告和综合地质研究报告;
6) 地质、钻井、录井、测井和VSP地震资料等;
7) 重、磁、电等非地震资料。
5.2 基础资料检查内容及要求
5.2.1 地震数据存储介质应完整无损,每个存储介质标签内容应与地震仪器班报相吻合。存储介质标签内容应包括工区名称、施工队号、施工日期、线(束)号、存储介质顺序号、起止文件号、记录格式、记录长度和采样间隔。
5.2.2 SPS格式记录的辅助数据或P1/11、P1/90格式记录的辅助数据应按GB/T 33683的要求进行格式和内容的完整性检查。
5.2.3 非SPS或P1/11、P1/90格式记录的辅助数据应检查下列内容。
a) 仪器班报:内容齐全、准确,字迹清晰可辨。内容包括工区名称、施工单位、施工队号、施工日期、震源类型、仪器型号、检波器类型及组合方式、线(束)号、文件号及地震数据采集有关参数。采用可控震源施工的仪器班报还包括扫描长度、扫描起止频率、扫描方式等参数信息。
b) 观测系统:正确标注每条线(束)激发点、接收点桩号和每个激发点所在位置的野外文件号,当激发点、接收点偏离设计点时还需特别标注实际激发点、接收点位置及偏移量。
c) 测量成果数据:激发点和接收点的桩号、X坐标、Y坐标、地表高程及备注信息。
d) 表层调查数据:激发点和接收点的高程、激发井深和激发岩性、小折射和大折射记录数据、微测井记录数据、表层吸收衰减调查数据、低降速带厚度和速度、高速层顶界面高程和速度。
e) 野外静校正数据:内容齐全,能准确读取,并提供静校正量"正""负"号的含义以及计算静校正量时采用的基准面高程和替换速度。
f) 海洋地震数据:检查炮点位置、检波点位置、震源激发时间、海底深度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处理设计
6.1 准备工作
6.1.1 了解地震资料的采集情况,掌握工区地表特征,分析原始地震数据有效信号振幅、频率、子波一致性以及干扰波特征等信息。
6.1.2 结合地质需求,分析工区以往地震数据处理成果及技术流程、原始资料品质、速度变化规律、地表及地下地质构造特征,确定处理技术难点。
6.1.3 根据项目地质任务和技术指标等要求,明确处理思路,制定处理试验方案。
6.2 处理试验
6.2.1 选择能够反映工区表层结构特征、地下地质构造特征和资料品质特征且具有代表性的地震数据,结合重点井位和重点目标确定试验点、试验线及处理试验数据范围。
GB/T 33685—2023
6.2.2 依据处理试验方案,开展处理试验,处理试验关键环节宜包括:
a) 多波地震数据方向校正及旋转;
b) 静校正;
c) 子波处理;
d) 噪声衰减;
e) 振幅补偿;
f) 多次波衰减;
g) 反褶积;
h) 叠加速度分析与剩余静校正;
i) 数据插值与规则化;
j) 动校正、切除与叠加;
k) 偏移速度分析;
1)偏移方法及参数;
m) 偏移道集处理;
n) 叠后数据处理。
6.2.3 分析评价处理试验效果,制定处理流程,确定处理方法和参数。
6.2.4 多波(包括横波、转换波)地震数据处理应根据每种类型地震波数据特点制定各自的试验参数及处理流程。
6.3 处理设计报告
6.3.1 根据工区地质任务、处理要求、主要问题分析及处理试验效果,在处理设计阶段编写处理设计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
a) 项目概况;
b) 地质任务及处理要求;
c) 原始资料及处理难点分析;
d) 处理技术方案及流程;
e) 处理试验内容及参数;
f) 质量控制;
g) 预期成果和考核指标;
h) 资源配置;
i) 人员安排;
j) 进度计划:
k) 提交成果。
6.3.2 处理设计报告应提交项目委托方审批。
7 处理技术要求
7.1 数据解编、格式转换与极性处理
7.1.1 将地震数据解编或转换为处理系统使用的内部数据格式,转换过程中应不降低数据精度。
7.1.2 未做相关的可控震源原始地震数据应确认扫描信号所在的通道号,显示全部扫描信号,确认其可用性,用实际的扫描信号进行相关处理。
GB/T 33685—2023
7.1.3 检查地震数据解编或格式转换的正确性。
7.1.4 多波(包括横波、转换波)地震数据处理应检查震源激发类型(纵波源或横波源)和接收器分量类型(X分量、Y分量、Z分量)在数据道头中的标识。
7.1.5 多波(包括横波、转换波)地震数据处理应检查震源激发方向和检波器接收方向。
7.1.6 三分量地震数据应将同分量数据选排在一起,并置相应的道头信息,检查数据的一致性。
7.1.7 地震数据应为SEG正常极性。
7.1.8 对于没有明确提供极性信息的地震数据,应鉴定其极性;对反SEG正常极性的地震数据记录,应进行反极性处理。
7.2 观测系统定义
7.2.1 定义观测系统参数,包括激发点和接收点位置及空间相对关系、CMP面元尺寸和方位角等,定义观测系统应与地震采集记录实际情况相一致。
7.2.2 二维地震宽线观测系统定义可选择二维或三维方式。
7.2.3 二维地震弯曲测线观测系统定义应选择拐点和CMP面元中心点的位置、条带数及纵横向跨度,使CMP面元覆盖次数、炮检距的分布相对均匀。
7.2.4 三维地震数据连片处理时,应兼顾不同区块采集因素,选择CMP面元的中心点位置、面元尺寸、方位角等主要参数,使连片三维地震数据在面元网格内覆盖次数、炮检距分布等属性相对均匀。
7.2.5 应用线性动校正或其他方法检查观测系统定义的正确性,对存在炮点、检波点偏离实际位置的地震道,进行位置校正。
7.2.6 显示二维地震测线观测系统图,显示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激发点和接收点平面位置图、CMP或CCP面元覆盖次数图及最小和最大炮检距图,其结果应与地震采集记录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7.3 多波地震数据方向校正及旋转
7.3.1 根椐多波(包括横波、转换波)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确定坐标系统准则,即坐标系统遵守右手或左手系统准则。
7.3.2 三分量地震数据宜进行倾斜校正和方位校正,将地震数据校正到X、Y、Z方向。
7.3.3 转换波地震数据应对X分量、Y分量数据进行方位旋转,得到径向分量和切向分量。径向分量的初至能量应强于X分量和Y分量,切向分量的初至能量应弱于X分量和Y分量。
7.3.4 多波(包括横波、转换波)地震数据宜开展方位各向异性校正处理,方位各向异性校正之后的成像质量应优于方位各向异性校正之前。
7.3.5 显示质控点、质控线方向校正或旋转处理前后的道集记录和叠加剖面分析处理效果。
7.4 基准面静校正
7.4.1 根据表层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静校正方法。对于初至波清晰的地震数据,宜利用初至时间并结合近地表结构调查资料联合反演建立近地表深度/速度模型,求取静校正量。
7.4.2应用初至波反演方法计算静校正量时,应准确拾取初至时间,根据近地表结构调查资料选择用于反演的近地表初始速度模型、替换速度、炮检距范围等处理参数。
7.4.3 海洋地震数据宜将炮点和检波点校正到水平面或海底:
a) 根据班报记录进行枪深、缆深和仪器延迟校正;
b) 根据野外提供的潮汐记录值进行时差校正(亦称潮汐校正);
c) 消除因地震波在水中传播速度变化引起的时差(亦称水速校正);
 

相关资料